9月18日,在錢場鎮(zhèn)舒嶺村的農田里,機械轟鳴,秸稈打捆機械正在進行壓縮打捆作業(yè)。隨著機器一遍遍走過,田間殘留的秸稈茬被壓縮至機器尾部,經擠壓捆扎后,變成一塊塊秸稈壓塊,待加工完畢后被統一運出農田。
自中稻開鐮以來,錢場鎮(zhèn)各村陸續(xù)迎來稻谷收割高峰期。錢場鎮(zhèn)堅持多措并舉、宣傳引導、動員大戶等多方面開展秸稈綜合利用及秸稈禁燒工作,嚴格推行低茬收割、打捆回收,筑牢秸稈禁燒的防火墻。
“今年,我們購置的這批打捆機,每天馬力開滿,可完成1500多捆秸稈打捆工作。為周邊農戶提供收割、粉碎、壓縮、打捆直至回收的全流程服務。”京山全興家庭農場負責人鄭建平介紹道。
近年來,錢場鎮(zhèn)始終堅持因地制宜,協調新型農業(yè)經營主體及各村開展秸稈綜合利用及秸稈禁燒工作,扎實推進低茬收割、農機安全生產作業(yè)。協調新型經營主體做好秸稈綜合利用離田工作,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秸稈處理問題,力爭形成秸稈資源化綜合利用的長效機制。(陳思源、李超凡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