炎炎夏日,熱浪蒸騰,惠亭湖波光瀲滟、京山河水流潺潺,這本是孩子們親近自然、戲水消暑的歡愉時節(jié),卻總暗藏吞噬生命的無情危機。近日,某地少年結伴野泳不幸溺亡的悲劇再次灼痛人心——那看似平靜誘人的碧波之下,是生命難以承受之重,是家庭永難愈合的傷痛。
每年暑期,溺水都如幽靈般游蕩,成為威脅青少年安全的“頭號殺手”。多少含苞待放的生命之花在頃刻間凋零于碧水?多少幸福家庭在撕心裂肺的哭喊中支離破碎?面對京山豐富的水系資源和持續(xù)高溫預警,我們尤需警醒!
守護生命防線,須筑牢多方責任堤壩:
家庭監(jiān)護是堤壩之基。家長“心存僥幸”的疏忽正是悲劇溫床。一次放任野泳、一回視線游離于手機屏幕、一時輕信“孩子水性好”,都可能成為無法挽回的災難序曲。孩子戲水,家長的目光片刻不離,心弦時刻緊繃,方為真正守護。請牢記,監(jiān)護之責,重逾千斤,容不得半點麻痹大意。
水域管理是堤壩之石。危險水域警示標識缺失等管理疏漏實為無形推手,為悲劇敞開了大門。必須強化屬地水域常態(tài)化、精細化巡查,加密重點時段巡邏頻次,對隱患點即查即改,織密、筑牢物理與管理的雙重防護網(wǎng),讓危險水域真正“無隙可乘”。
安全教育是堤壩之魂。僅靠“不準下水”的蒼白禁令與空洞說教,難以抵擋酷暑與碧水的誘惑。應結合觸目驚心的真實案例,系統(tǒng)、反復教授水中遇險時的冷靜判斷、自救技巧與科學互救方法,讓安全知識如呼吸般自然融入孩子的意識深處。社區(qū)要利用宣傳欄、小喇叭、網(wǎng)格群強化警示,媒體應持續(xù)發(fā)聲、創(chuàng)新形式,形成立體宣傳矩陣,真正讓“水安全”成為每個孩子深入骨髓的生存本能。
莫讓清涼碧波成為生命之淵。暑期這堂防溺水“生命必修課”,家庭、社會、學校、水域管理部門,皆無退席之權,皆是答卷之人。每一塊警示牌的樹立、每一次目不轉睛的悉心監(jiān)護、每一堂生動入心的安全教育、每一次隱患的排查消除,都是對稚嫩生命最鄭重的承諾。
唯有各方守土有責、協(xié)同發(fā)力,將責任堤壩筑得更加堅實、嚴密,才能讓生命之花在安全的呵護下從容盛放。(黃景懌)